繼美國電商亞馬遜4月宣布升級快遞服務后,美國零售商沃爾瑪14日發(fā)表聲明稱,決定在其電商平臺上向美國消費者提供免費的“次日達”快遞服務。業(yè)內分析人士認為,沃爾瑪此舉是試圖“在快遞業(yè)務板塊與亞馬遜展開新的競爭”。
聲明指出,消費者的在線訂單如超過35美元,無需會員費,便可獲得“次日達”服務。目前次日可交付的商品包括尿布、洗衣粉、電子產品、玩具等22萬種。沃爾瑪表示,該企業(yè)將在消費者附近的一家貨品倉庫內完成采購,從而降低“次日達”的物流成本。
據《今日美國》報道,沃爾瑪電子商務部美國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克·洛爾表示 ,該服務將在美國鳳凰城、拉斯維加斯及南加州試行,并計劃于年內深入美國40個主要城市,覆蓋全美約75%的消費者。
對此,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市場分析師查理·奧謝認為,沃爾瑪此舉是試圖“在快遞業(yè)務板塊與亞馬遜展開新的競爭”。4月25日,亞馬遜宣布向其Prime會員提供免費的“次日達”服務。該服務無最低消費要求。Prime會員的年費為119美元。亞馬遜在聲明中指出,預計投入8億美元來實現這項服務。
沃爾瑪在14日的這份聲明中并未提及計劃用于該快遞服務的資金數額。據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報道,瑞銀集團(UBS)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根據沃爾瑪的電子商務收入,預計該零售商將花費2.15億美元與亞馬遜的“次日達”服務展開競爭。
福雷斯特研究公司的零售分析師Sucharita Kodali認為,“次日達”服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但對于商家而言,這并不是可持續(xù)的商業(yè)行為。事實上,在亞馬遜宣布推出“次日達”服務時,沃爾瑪、塔吉特(Target)的股票當日均出現下跌。投資者擔心實體零售商不得不進行更多的投資從而追上電子商務巨頭的步伐。
Sucharita Kodali認為,相較之下,“在線下單、店內自取”是一種更為成功的策略,效率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沃爾瑪在當日的聲明中稱,計劃于今年年底在3100家實體店提供“在線下單、店內自取”服務。(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