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謝他們,信任他們,更要成為他們。”去年感染新冠肺炎住進方艙醫(yī)院,治療期間依舊不放棄高考復習的武漢女孩付巧,也加入了本次防疫志愿者隊伍。13日,她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去年那段艱難的日子里得到了許多志愿者的幫助,令她非常感動。為了延續(xù)這份志愿精神,她進入大學就加入了志愿服務隊,“服務社會、幫助他人是一種可貴精神”。
2020年初,正處于高三緊張復習階段的付巧住進位于洪山體育館的方艙醫(yī)院,在“方艙”期間她爭分奪秒,每天堅持學習。醫(yī)護人員為她整理出了一間“臨時自習室”,取名“夢開始的教室”。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wǎng)友。去年秋季她還登上央視的《開學第一課》的舞臺,向全國的中小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這段經(jīng)歷讓付巧對志愿精神更產生一種崇敬之情。進入大一后,她首先加入了學校的志愿服務隊。從聾啞兒童的康復訓練到幫助孤寡老人,付巧每個月都會參加好幾次志愿服務活動。
8月初,武漢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得知不少社區(qū)都急需大量工作人員,付巧馬上報名換上行裝,加入了防疫志愿隊。
8月4日她在張家灣社區(qū)參與核酸檢測志愿服務,5日和6日又轉戰(zhàn)西廠口社區(qū)。付巧從中午一直堅持干到晚上11時,其間有其他志愿者來換班,但她擔心人手不足依舊堅持到最后才回去休息。
連續(xù)三天連軸轉,付巧的牙病也復發(fā)了,她忍著疼痛沒有喊過一句苦,核酸檢測工作結束后才去醫(yī)院拔牙,接受治療。
付巧告訴記者,等過兩天拆線后,她就可以回志愿隊了。“防疫工作如有需要我還是會上。我是志愿者,穿上了志愿服就是要為大家服務的,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記者鐘磬如)
責任編輯:Rex_01